黄石因水而兴,因矿产丰富而闻名,这里是矿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江城,黄石有八景
一、东方揽胜
名扬三楚的东方山。山势连亘、层峦迭秀。既是名垂青史的佛教胜地,又是风光秀丽的游览胜地。相传汉武帝南巡时,随驾的东方朔曾居山中读书修行。山腰的东方寺。又名弘化寺,是唐朝智印禅师的道场,建于唐大和年间(公元八二七~八三五年).原名“宝峰招提”四个字,为唐宪宗御笔亲书。弘化寺建筑有正殿、东殿、西殿、后殿。现存的正殿为清同治年间(公元一八六一~一八七四年)重修,且易名“弘化禅寺”。寺中原有佛像一千余尊,其中三尊三米高的铜铸大佛像和铜铁合铸大佛像、四口两吨多重的铸钟以及从暹罗(泰国)送来的金玉石佛像和大量佛经藏书,殊足珍贵。
东方之胜,在于山中八景。灵泉卓锡、白莲频开、铁牛懒卧、道洞云停、石船高撑、禅关月涌、青松倒插、仙星日暄。或自然天成,栩栩如生;或人工凿就,巧夺天工。山上还有一棵数人合抱的银杏树,据科学鉴定树龄在一千年以上,传说是智印手栽。今日新修的东方山路,九曲回肠,自山麓宛延山巅。“天王殿”、“月涌亭”、“卧牛亭”、“拜经台”等人工建筑更添东方之秀。昔日到此云游的僧侣常年不断,现在国内外前来揽胜者络绎不绝。
二、西塞怀古
西塞山、回山、西山合称古樊楚三大名山。峻齶横江、危峰断岸。宛如离群之马,向北驰骋,跃入长江嘎然而止.壮若关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恒元,唐曹王皋复淮西,均结寨于此。
晋太康元年(公元二八O年),王浚率舟师。自西蜀东下灭吴,在西塞山用烈火烧熔吴国横于江面的千寻铁链。得以进取金陵。统一全国,使西塞山名声大振。闯王李自成忠王李秀成也曾在西塞山摆过战场。西塞山险势多奇。临江悬崖峭壁上,有口天然石洞,隐现于飞壁流云之间,镌刻着“桃花古洞”四个大字。旁有元真子钓台。相传初唐著名诗人张志和曾在洞内隐居,读书钓鱼,自得其乐。据《大清一统志》记载,西塞山有庙宇多处,称为“九庙一观”。曾有飞来石,虎豹关、佛拳、月窟、云林得意、震标千仞等胜景。形象逼真,多姿多态。现修有“望江”“双观”“桃花”三亭,鼎峙于悬崖之上。隐现于花木之间。
登高远眺,江北散花洲和策湖历历在目。据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记载,周瑜败曹后于赤壁后,吴王在此洒酒散花,犒赏三军,始有散花洲之名,策湖为孙策操练水兵之地。由于西塞山风光秀丽,传说神奇,胜迹历历,吸引了各代文人名士前来凭吊怀古,咏物抒志,留存了大量诗篇,江淹、李白、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陆游、张文潜、黄庭坚等文豪巨子,数不胜数。
三、圩洞飞云
生于回山之巅,曲径通幽,林木葱郁,相传天宝十三年(公元七五四年)春至夏,苦旱无雨。是秋大雨澇沱,雷鸣电闪,回山崩折,东面陡壁之间,生出一个飞云洞。洞分上、中、下三窟。上洞出云,缕缕如絮,名“石楼”。中洞出水,锵锵悦耳,名“蕊珠宫”。下洞出风,习习宜人,名“锦云幄”。飞云如絮,异泉如注,绝似匡庐瀑布。山雨欲来,云涌雾腾,阳光照耀,飞泉流彩,奇峰异洞,叹为观止。
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元结为避安禄山、史思明兵祸之乱,于至德元年(公元七五六年)至乾元元年(七五八年),在洞前结庐读书,写下了《异泉铭》、《虎蛇颂》、《石宫四咏》等诗文。其中《异泉铭》流传甚广,曾由大书法家颜真卿手书刻石于洞口。因元结别号琦玎子,飞云洞故名琦玎洞。
琦玎洞闻名遐迩,为古今著名游览胜地。如今那百丈瀑布虽不多见,但异泉涓涓,令人清心悦目。
四、铜都流彩
著称矿冶名城的黄石市,因西周时期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掘,可以郑重宣告,青铜文化的源头在黄石,中华的铜都在黄石。因为它是世界迄今规模最大,采掘年代最早,冶炼工艺水平最高,内涵最丰富的古铜矿遗址。
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国务院申报联合国科教文组列为国际遗产。遗址分布范围约两平方公里,地表遗留的古代炼渣约四十余万吨。经考古发掘,已清理出西周至西汉千余年间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法的竖井、斜井数百座,平巷近百条,以及一批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随同出土的还有大量用于采矿和冶炼的铜、铁、竹、木、石制生产工具。真实地记载着我国矿冶业发展的悠久历程与卓越的技术成就,初步回答了我国青铜时代铜矿是怎样开采和如何冶炼这一重大历史课题。从一九七三年发掘出土至今,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慕名而来。神州铜都,今天更是春风得意,斑斓多彩。
五、鹿獐朝晖
名扬中外的铁山,自晋以来,历代都在此采矿置炉,烧炼金铁,北宋年间,全国六大铁务之一的磁湖铁务冶所就设置在铁山。南宋年间。民族英雄岳飞曾在铁山铸大冶之剑,以抗金兵。异峰独秀的鹿獐山,是十里矿区的一点绿,花草清香,林木郁绿。沿山麓至山巅的拾级小道,捷足先登鹿峰阁,西望黄鹤归来,东览大川归海。更当旭日东升。阁迎朝晖,花照行人,千般生机,百般妩媚,不由人联想起曹孟德“呦呦鹿鸣迎远客”的诗句。
六、磁湖夕照
磁湖是座侵蚀构造的自然湖泊,形成于更新纪晚期,距今约有30万年。四周青山环绕,沿岸杨柳依依,宛若玉盘碧珠。镶嵌在钢城腹地。日月运行,沧桑巨变,磁湖的美名广为传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赞道:“磁湖者,以傍岸多磁石故名”。
苏轼谪居黄州时,其弟苏辙由九江偕嫂侄乘船去黄州,舟行黄石江面遇风受阻,便入湖避风。苏轼闻讯,寄诗相迎,苏辙答诗报安。二苏酬唱之诗,曾由人刻于石,日“苏公石”。古磁湖岸曾建有木樨亭、安流亭、清风阁,雕梁画栋,栩栩如生。
七、挹江听涛
海关山上的江景
海观山横卧枕江,险峻突兀,截流激旋,惊涛拍岸,呈挹江之势。山上翠柏苍松,道旁花木扶疏。林园曲水,亭楼含秀。山巅建有六角楼亭,绿瓦红梁,清幽典雅,极富民族风格。亭面南居中,有區额横悬,书有“挹江亭”三字,为董必武同志1960 .年10月视察黄石时亲自命名并书。登亭远眺,长天水阔,江涛滚滚,大江南北,一览无余,不由人心潮逐浪高。洗耳聆听,汽 笛长鸣,涛声狂啸,使人其乐陶陶。
山上建有观山楼、临江楼、如翠楼、醉吟楼、挹江楼。群楼争芳,华丽端庄。人居其中,如卧画中。
八、黄荆吐月
九十里黄荆山,以博大的情怀容纳着400余座山丘。峰峰奇秀,山山壮观。月亮山乃为制高峰,海拔439米。山麓有“兔儿望月”、“云雾洞”等自然人文景观。相传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曾倒马云雾洞,智退陈友谅。
山上广植花木,还有部分配套人工建筑。实为别具风采的山顶园林建筑。花木丛生,四时碧绿,吸引着大批游人领略“会当绝凌顶,一览众山小”的风味。南瞰大冶县,阡陌如带,芳草如茵。北俯市区,烟囱如林,街市如盘。一山界南北,两处共繁荣。
入夜迎一轮皎月,依山吐出。铁塔银装,刺破暮穹。星辰闪烁,映照人间。万家灯火,追月交辉。天上人间,浑然一体。
黄石依山襟江、内嵌湖泊,景色秀丽,既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更是一座矿冶文化古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四季分明的黄石,因景色迷人,自古以来激发不少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及美丽的传说。
黄石作为革命老区,革命传统遗址众多,如大冶兵暴旧址、红三军团旧址、湘鄂赣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有的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康熙22年县志记载,老“八景”即西塞怀古、东方揽胜、雉山烟雨、鹿头夕照、龙角朝暾、金湖湛月、纡洞飞云、凤岭松风。
近年来推出新“八景”。即:金湖湛月、铜海飞烟、鹿头夕照、龙角朝暾、太和云雾、雷岭石林、沼山叠翠、虬泾钟灵